找到相关内容500篇,用时5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的基本─四圣谛(1)

    意义。在这个脉络下,苦是痛苦经验的基础,而且通常是指我们受业、妄念和烦恼控制的存在状态。如菩萨在《阿毗达磨集论》(Abhidharmasamuchaya)中所说,苦的概念必须包含我们所住的环境和活在...他说:  此有故彼有  此生故彼生  无明故缘行(注六)  关于这三句陈述,在《阿毗达磨集论》中解释说,任何东西的产生都要有这三个必要条件。  (一)此有故彼有  解释说,第一个陈述的意义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3248241.html
  • 莲华--即圣洁而世俗

    清)净等四种德性。  而第(三)的积聚无量功德,菩萨所写的《摄大乘论  》曾说:“无量功德聚所庄严,大莲花王为依止。”世亲的  注解----《摄大乘论释》卷15,则解释说:“此 (莲) 花为  ...?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,  曾说:“尽意菩萨白佛言:‘世尊!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  萨!’即解颈众宝珠、璎珞,价值百千两金,而以与之。…  …即时,观世音菩萨……受其璎珞……。”(注7)既然价值  百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0248452.html
  • 释恒清:《宝性论》的研究(2)

    坚慧所造。然依梵,藏本,则“本  论偈”是弥勒菩萨造,而“释论”部份为菩萨造。  (注4)牟宗三先生于其许多著作中阐述,甚至称扬,如来藏思想,尤  其是《大乘起信论》之“一心开二门”的思想模式。但牟...(注133)  此段经文中的“自性清净客尘烦恼”说,是承续《阿含经》的说法,  不过,此处更加强调它的实践意义。菩萨不但自己如实知见自性清净  ,而“烦恼体虚妄分别而有”,并且更进一步以之教化引导...

    释恒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0448457.html
  • 弥勒净土论(4)

    常与大乘教相关连而出现,尤其像菩萨之类更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。《西域记》卷五也说于夜里升到天宫至慈氏菩萨处受《瑜伽师地论》等,悉为大众详说之。同书又说之弟世亲也发愿谛观弥勒,而在同书第十卷中...该书第一卷中论述了有关印度南海流行的诸宗异派的事情,所谓“大乘小乘区分有定制,其律亦不相异,均齐制五篇,通修四谛”,而唯一的区别是“若礼敬菩萨,读诵大乘经文,则名之曰大,若非,则号曰小”。因为这是...

    (日)松本文三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0348768.html
  • 佛教育乐篇

    可保持心平气和,身体诸多病痛,可逐渐消除。  菩萨曾说抄经有五种功德:如来亲近;摄福德;赞叹法及修行;天等供养;灭罪。  佛光山设有抄经堂,供全世界的有缘人来山抄经修持。信徒在家亦可自行抄经,其...喜、怒、哀、乐等感情。舞蹈可以说故事,可以带来欢乐、身心的轻松与友谊。  在人类历史中,舞蹈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《八十华严》卷三十六载:“菩萨摩诃萨为利益众生故,世间技艺靡不该习,文笔赞咏,歌舞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1648958.html
  • 兜率上生道次第

    何因缘故,受三归依?云何名为三归依?”佛陀答言:“善男子!为破诸苦,断除烦恼,受于无上寂灭之乐,以是因缘,受三归依。”菩萨云:“恒常、无尽、坚固和胜妙的归依处,只有一个,那就是如来薄伽梵圆满佛陀。”...弟子勿入歧途,以免丧失法身慧命。  (二)归依弥勒菩萨。归依三宝时,当一并归依弥勒菩萨大慈尊,因为归依弥勒菩萨当下便得不退转。如《上生经》云:“若有皈依弥勒菩萨者,当知是人于上道得不退转。”  (三)...

    慈德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4549415.html
  • 怎样突破凡圣关

    般若经》而倡缘生性空的中观,以遗分别。《解深密经》指出修瑜伽 入见道者须观十八空;弥勒与菩萨据此而主修名义自性差别是假非实的四寻思,以遗计执。《金刚经》,专显无相之实相,其中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...。”《分别瑜伽论》亦云:“菩萨于定位,观影唯是心,义相既灭除,审观唯自想,如是住内心,知所取非有,次能取亦,后住所得。”禅宗诸祖,无一不由观心得到真参实悟,其传法化众,亦无一而不强调观心的重要性。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0049596.html
  • 曹溪唐禅如何运用揉合大乘经教

    ”法性,本来就是大乘佛教所共。龙树菩萨所建立的般若空宗,固主张此一“我空”、“一切法空”的立场。[21]菩萨所建立的唯识宗,事实上,说所入法性──“圆成实性”,仍是破我、法二执所证入的。[22]各...,“譬如大摩尼宝”,“亦号为一切诸佛秘密之藏”,神会也是很积极地想将此法即诸佛法性的事实弘阐出来的。这样的用心,在保唐住那里持续发展住是说“念”的,不过,什么是“念”?实质仍是“摩诃般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3350099.html
  • 冯达庵著:佛教真面目(2)

      《大乘阿毗达磨经》有摄大乘一品,菩萨依之作《摄大乘论》(略称《摄论》),乃唯识学纲领所在。世亲、无性二大论师皆有释。陈真谛三藏译《摄论》三卷及世亲《释》十五卷,为此学流入中国之始,其谈真如...当可集成一部更完备之《大藏》也。   第三章 研究   第一节 法相宗   世亲继承学系,造《唯识三十颂》等大乘论五百部,广博精深;弟子未能遍学,各取部分要理而研究之。传唯识学而作释论者甚众;著名...

    冯达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250123.html
  • 西藏生死书介绍

    任何人事物。慈悲是有逻辑的,因为因果是相生的,如是因,如是果,我们对别人慈悲,必然会得到别人慈悲的回馈。   菩萨在山上禅修,观想弥勒菩萨,希望弥勒菩萨的净相能能够出现在他的心中。他修了六年,结果...“我再也不要回山上了。”下山后他在菜市场看到一只癫痢狗身上生了蛆,他大悲心一起,就想帮助这一只狗拿掉身上的蛆。但他又怕用手去抓会把蛆抓死,就弯身用舌头来舔蛆。当他抬起头时,弥勒菩萨出现了,就问:“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550229.html